大樱桃设施栽培技术
一、品种选择 计划新建棚,应选择意大利早红、红灯、芝罘红等早熟
品种,其比例为5∶3∶2或6∶3∶1。扣棚时的大樱桃必须选择有一定
的经济产量、1/15公顷产量在250千克以上。否则,效果不理想。
二、栽植密度 新建园株行距一般为2~2.5米×3.5米,栽植密度
每1/15公顷70~95株。**南北行设计。
三、大棚结构
⑴棚架的方向以南北向为宜,骨架用水泥柱、竹竿或镀锌管,保证棚架
坚固结实,抗风抗雪。⑵单体棚每3行树一个棚,棚宽10米;高度因树而
定,要求树高离棚高有40~50厘米的空间。连体棚可视情况具体确定。
⑶塑料大棚应选用透光率高、聚水力低、柔韧性好的无滴膜。塑料膜的压膜
线每1米1道,用尼龙绳或铁丝压紧,防止风刮,同时,要留好通风窗或防
风道。⑷备好地温表、温度表、湿度表,用于测量并调节棚的温湿度。
四、扣棚前管理
⑴彻底清园。清除落叶,剪掉病虫枝,刮去老翘皮,并及时烧毁或深埋,
以降低病虫基数。同时,全树淋洗式喷洒一次3~5波美度石硫合剂。⑵科
学修剪。大樱桃应落头缩冠,剪掉过多过密的枝条,总枝量比露栽应少20
%左右,以利通风透光,改善光照条件。⑶浇水。扣棚前如果土壤墒情不好,
应先浇水再扣棚。⑷施足基肥。一般1/15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
克以上,并结合施入部分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。
五、扣棚时间
根据大樱桃的休眠特点和低温需要量,胶东地区扣棚时间以1月中下旬
为宜。其他地区可视情况而定。
六、技术管理
(一)扣棚后至发芽期(扣棚后30~45天)
1.温度要求。扣棚后7~10天:白天18~20℃,夜间2~5℃。以
后白天20~22℃,夜间5~6℃。2.湿度要求。此期要求高湿度,相
对湿度保持在80%左右,过低发芽开花不齐。
(二)开花至谢花期(扣棚后45~60天)
⑴温度要求。白天20~22℃,夜间不低于6~8℃。要避免白天2
5℃以上的高温,夜间低于5℃以下的低温。防止受精不良或发生冻害。应
注意抓好防风或夜间覆盖保温。⑵湿度要求。此期湿度应适当降低,一般相
对湿度控制在50%~60%为宜。过低花器柱头干燥,对授粉受精不利;
过高花粉吸水易破,影响授粉效果。⑶授粉。人工授粉可用棉棒或毛掸在不
同品种间相互摩擦,达到既采粉又传粉的目的,授粉次数越多,越仔细,效
果越好。放蜂时可选用蜜蜂或壁蜂。蜜蜂每1/15公顷1箱,壁蜂每1/
15公顷150头左右。⑷防冻。遇有寒流或霜冻天气时,除加强保温外,
还要及时浇水或熏烟,防止冻害。⑸浇水。浇水宜少不宜多,做到水过地皮
湿,不宜大水漫灌,提倡开沟浇水或树下滴灌。⑹施肥。花期前后,可喷2
次光合微肥,促进坐果,增强光合作用。
(三)果实发育至收获期(60~90天)
⑴温度要求。白天20~25℃,夜间8~15℃。⑵湿度要求。前期
相对湿度50%~60%,着色后50%。⑶疏果。在生理落果后,应及时
疏果,疏除小果、畸形果,每个花束状果枝留果3~4个,以增加单果重,
提高果实的整齐度。⑷浇水。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,但一次浇水过多,易发
生裂果,要小水勤浇。果实着色后,要避免忽干忽湿,防止裂果。⑸施肥。
果实膨大期可叶面喷洒1~2次磷酸二氢钾液,以增强树势,提高果品质量。
⑹对新梢及时摘心,防止徒长,减少养分消耗。
七、采收及采后管理
果实成熟后,应及时采收,装箱上市。果实成熟期有差异,要分批采摘,
但不要采收过早。
果实采收后,要立即撤掉塑料膜,并加强后期管理,狠抓病虫防治和追肥浇
水,及时修剪,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。